宋青瓷——“文化与自然遗产日”系列活动“什邡国宝有话说”连载之(七)

时代: 出土地点:

晶莹玉润宋青瓷


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,更是中国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年代。宋瓷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,影青瓷则是宋瓷中的一抹冷艳,其釉色莹泽明亮,胎质坚质腻白,色泽温润如玉。在什邡,有幸发掘出土了一处宋瓷窖藏,让我们能够一睹宋瓷风采。关于该处窖藏的发现,还得从1972年两路口(今马祖镇)境内四川省化工机械厂基建工地说起。

2月,乍暖还寒。工人们紧张的忙碌着。忽然,有人惊呼,有东西,其他人迅速围拢过来观看,眼前的一幕让大家惊呆了,只见距地表一米多深的地方,一个巨型的陶制缸呈现在众人眼中,里面重重叠叠堆放了很多青、白色瓷器。见此情形,众人不敢再动,工地负责人吩咐大家保护好现场,随即停工,向县文化部门报告。一个小时后,相关人员赶到现场,他们小心翼翼清理开周边的泥土,对瓷器进行仔细清查,有碗、盘、杯、碟、瓶、盏、洗、盂等,其中碗、盘、碟居多,杯、瓶、盏、洗、盂数量较少。

这批瓷器在地下沉睡数百年,历经朝代更迭,躲过战乱兵燹,于20世纪重见天日,令人大饱眼福。


专家解析


化机厂一窖藏出土了280余件宋代瓷器的消息瞬间传遍大街小巷,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热议,多家媒体采访报道。大家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瓷器的来源、年代、窑口、器型等方面。省文物专家为攻克这些难题,进行了艰苦细致的研究工作。

从保存状况、堆放齐整来看,这批瓷器显然是有意窖藏于地下。其中影青划花碗、影青划花大碗、青釉莲瓣纹碗、白瓷碗、青釉深腹划花碗、青釉瓷盘、影青瓷杯、青釉瓷碟、虾青釉瓷盏、粉青釉葫芦瓶、青釉瓷瓶、青釉弦纹盘口瓶、青釉瓷洗、青釉瓷盂等瓷器造型独特,釉色莹润光洁,不失为宋瓷中的精品。尤以龙泉窑弦纹盘口瓷瓶为龙泉窑上品,口径10厘米,高30厘米。盘口,长颈、圆腹、圈足,施满釉。颈饰三道凸弦纹,呈竹节状。腹部饰凸弦纹四道。器型独特,胎骨白而厚,釉面光洁,釉色莹润。青釉瓷瓶口径6.5厘米,高16厘米。长颈、鼓腹、施满釉。胎厚重,无花纹,釉厚而光润,器形规整端庄。


1.jpg

龙泉窑青釉瓷瓶  

2.jpg

龙泉窑弦纹盘口瓷瓶


翻阅文献资料,结合这批瓷器的造型、花纹、釉色、装饰方法,专家推断这不是一个窑口的东西,影青划花碗、影青瓷盘、影青瓷杯等具有景德镇窑的特点;其中一部分有涩口,包镶银边,又和北方定窑的风格相似,有可能是因战乱,北方定窑遭破坏,烧制定窑的工人南迁景德镇,仿定窑的烧造技术,烧成的影青瓷器。故它既有景德镇影青瓷的特征,又和定窑的瓷器相仿。

此外,青釉刻花莲瓣纹瓷碗、青釉瓷瓶、青釉盘口瓶、青釉瓷盂、青釉瓷洗等胎骨厚重,釉厚而莹润,具有明显的龙泉窑特征,特别是器物作条状凸起部分的釉薄而露出白色胎骨,称“出筋”,这种工艺为龙泉窑所独具。虾青釉瓷盏,色泽青中泛黄,釉面光洁,造型简朴,生动自然,推测为耀州窑瓷器。


3.jpg

青瓷碗


揭晓谜底


这么多瓷器为何会在什邡出土?文物专家通过查阅史料,深入细致的研究,揭开了这个谜。

据宋史记载,汉州德阳郡领县四,雒、什、绵、德。什邡属汉州,为当时的富庶地。两路口(今马祖镇)位于县城西北,为当时的交通要道。

唐末五代时,四川经济相当发达,当时就有“扬一益二”之称。至南宋,商品经济发达,蜀商在当时的商业中非常活跃,由于蜀商的往返贩运,在商品中占重要地位的瓷器,无疑也会被大量带入四川,进入什邡。

南宋后期,蒙古族南侵,四川地区是宋军和蒙古军争夺的主要战场之一,专家推测,这批瓷器有可能是战乱时,贵族地主来不及带走,为保存这批珍贵瓷器,便挖地窖埋藏于此。

这批瓷器作为宋瓷中的精品,能够如此完好的保存下来,弥足珍贵,为我们研究宋代的社会经济和制瓷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。

此外,值得一提的还有什邡博物馆馆藏的另两件宋瓷珍品。其一为耀州窑刻花瓷碟,口径14厘米,高3.5厘米,碟敞口,圆唇,器底刻银杏叶花纹。通体施青釉,花纹清晰,纹样微凸,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。器物釉色、制作具有典型耀州窑特征。耀州窑作为“宋代六大窑系”之一,是北方青瓷代表。什邡在宋代是川陕贸易通道的重镇之一,这件瓷器对研究宋代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
4.jpg


另一件龙泉窑双鱼纹瓷盘,口径19厘米,高5厘米,宽沿,唇口上翻,浅弧腹。釉质肥厚莹润,光泽柔和,胎厚质坚,盆内底浅浮雕双鱼图案,游鱼刻划精美自然,外壁刻凸莲瓣纹一周。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瓷窑之一,龙泉窑瓷釉色苍翠,青瓷制造工艺达到历史高峰。